231124_疑似大腸癌 竟是大腸憩室炎_外科陳榮堅醫師-減重大視界-不藏私分享-官網-癌症-1920-1080

疾病症狀疑似「大腸癌」,結果竟是大腸憩室炎!?

有一位 50 多歲的女性,她因為排便不順來檢查,做大腸鏡發現在乙狀結腸那邊的黏膜看起來坑坑疤疤的,一般這種情況就會懷疑可能是大腸癌,但是做了兩次切片結果都只是發炎而已,但是結腸癌沒有辦法被排除。

而這位病人比較特別的是,抽血發現她的發炎指數非常高,白血球將近兩萬。一般來說,如果是單純的癌症的話,比較少遇到這樣的狀況。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和病人以及家屬討論,雖然做了電腦斷層看起來很像是癌症,但是兩次切片結果都只是發炎而已,所以要不要考慮先當作是發炎的方式來治療一段時間,看看效果如何。

因為病人不是很想開刀,家屬也希望不是大腸癌,所以共同決定先打抗生素治療看看。

但這段期間,病人跟我說她覺得腸子都不通,感覺狀況不太好,所以我們安排時間要準備開刀。

結果卻在開刀的前一天晚上,她因為突然的咳嗽,肚子忽然感覺好像有什麼東西解開了。這是她訴說的感覺,但其實這時候已經打了一個星期的抗生素了。再之後就跟我說:陳醫師,我覺得悶悶的感覺消失了,而且早上排便突然順了。

所以我們就先取消開刀,和內科醫師商量過後,決定做大腸鏡檢查看看。說也奇怪,本來坑坑疤疤的地方,鏡頭已經可以順利通過了。

後來過了一個多月之後追蹤,再做一次大腸鏡檢查,結果她其實是大腸憩室發炎因為反覆發炎而形成一個很像癌症的表象。所以當時她如果開刀,化驗出來不會是癌症。

延伸閱讀:大腸憩室炎的三個重點

有時候疾病的真假很難分辨,但這也是為難的地方,如果開刀之後發現不是大腸癌,病人可能會覺得白白被切了腸子;但如果不開刀,最後發現是大腸癌第三期,家屬和病人可能也會覺得,是不是當初延誤了一兩週開刀,而造成期數的問題。

所以我們只能盡力將能做的檢查做好,並且充分的和病人與家屬討論,而選擇勝算比最高的方式來治療疾病。

延伸閱讀: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大腸癌有哪些徵兆要注意?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