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憩室炎-醫學名詞小百科-1920-1080-陳榮堅醫師

大腸憩室炎

大腸憩室是指大腸壁較弱的地方,有突出的囊狀物,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同時有多個。大多數的憩室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的症狀,一旦有糞便卡在大腸憩室內,就容易導致感染發炎,而產生出血、膿瘍、穿孔、腹膜炎等併發症,嚴重甚至有生命危險。

造成的原因


大多為後天造成的,如:

  • 缺乏攝取含有纖維質食物
  • 長期便祕
  • 大腸蠕動減弱
  • 腸內壓力異常

大腸憩室炎常見的症狀


左下腹疼痛、發燒、腹脹、過度排氣等等,少數則會有噁心、食慾不振、腹瀉甚至是血便等症狀。

延伸閱讀:血便該如何區分是「大腸癌」還是「痔瘡」?

如何預防大腸憩室炎?


  • 攝取高纖維食物與足夠水分
  • 戒菸、酒,減少吃高油脂食物
  • 適當運動,促進腸胃蠕動
  • 排便時避免過度用力

如何治療大腸憩室炎?


讓患者短暫禁食,在靜脈注射營養,讓腸道休息以及提供身體電解質及水份,並使用廣效抗生素治療。若是急性憩室炎,有膿瘍產生或是造成穿孔,就要開刀治療,並且依症狀考慮用外科引流還是切除。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