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排便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是一個正常的頻率,可是有的人他就沒辦法正常排便!
有一位 60 歲的女性,她從年輕就有便秘的情況,後來越來越嚴重,因此來找我就診。
幫她檢查後,發現她其實是大腸無力症;所謂的大腸無力症,就是大腸的神經元退化。腸子和水管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水管是有通就好;但腸子則是當食物的殘渣積在那邊時,你需要會蠕動,把它往出口帶。
而大腸無力症的患者,常常在照大腸鏡檢查時,會發現他的腸子其實是通的,都沒有長東西,但因為神經元退化導致大腸沒有推進的能力。
延伸閱讀:被便秘困擾多年,卻總被說是無病呻吟! |
如何改善大腸無力症?
目前西方醫學認為,適度補充維生素與做有氧運動對大腸無力症是有所幫助的。
我們也有請這位患者補充維生素及做有氧運動,但沒有明顯的改善,後來回診發現她肚子脹得很大,雖然四肢纖細,但是按壓下去都有水腫的現象,像是營養不良的樣子。
原來因為她的糞便都堆積在肚子,儘管積極地做了灌腸,服用很多軟便劑,還是需要一個星期到十天才能解一點大便,導致她不太敢吃東西。但營養狀況變差,大腸的神經元就退化得更嚴重,因此緊急收她住院並且安排手術。
手術前先幫打營養針補充營養,再幫她做次全大腸切除手術,將大腸切到剩 20 公分左右。
為什麼不將大腸全部切除?
一般人的大腸是 150-180 公分左右,如果正常人做次全大腸切除,把大腸切到剩 20 公分,那可能這輩子,拉肚子都要穿著尿布。但對於大腸無力症的患者,剩下 20 公分的大腸推進能力仍然不好,卻還要保留的原因是因為,那是拿來儲存大便的,因為如果完全切除,讓小腸直接接到肛門,那可能就會有邊走腸液邊漏的情況。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
請問大腸無力症 若不開刀 會有甚麼問題嗎?
如開大腸全部拿掉(有保留直腸與肛門) 會有甚麼後遺症嗎?
您好,關於大腸無力症手術可以參考這則影片:https://youtu.be/g_cOPKkxEj4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