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排便的頻率一天三次到三天一次,都屬於正常的。然而排便不順是件非常困擾的事,無論是便秘或者是腹瀉,長久下來都會危害到身心的健康。
大腸其中一個功能就是吸收水分,所以當便秘很久時,原本囤積在大腸的大便會被越吸越乾,變成很硬的糞石,以至於要排便時,蠕動的時候會很痛,有時候可能會塞住,難以將糞便排出來,甚至會越塞越大段。
便秘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 便秘越久糞便的水分會被吸得越乾,導致排便變得更困難。
- 腸道不通時,腸道內分泌的毒素與菌相會越變越糟。
- 肚子內的氣體脹起來的時候,甚至會壓迫到心肺,容易突然變得很喘。
自行買成藥止瀉,導致腹脹如青蛙
我有一位 70 歲做完大腸癌手術的男性病患,有一次他因為肚子非常脹,脹得像青蛙一樣,而被送來急診。
除了肚子脹以外,他還有很喘的症狀;我就幫他做檢查,結果心臟病沒有什麼問題。
原來是因為,有些人在開完大腸癌手術後,會比較容易有拉肚子的情況發生。而他做完手術後,就有一點腹瀉的症狀,上廁所的頻率增加;但他覺得出門拜訪朋友,有拉肚子的感覺很討厭,所以會自己去買止瀉藥來吃。
結果瀉藥吃過頭,使腸蠕動過慢甚至不動,導致殘餘的糞便以及不蠕動時腸道內細菌所產生的氣體,才讓肚子脹得很誇張。
後來收住院,幫他把氣體排掉,再打一點營養針,先讓他的腸道休息。
後來建議他,如果真的有要外出拜訪朋友,想要吃一些能讓腸蠕動慢一點的藥,還是要有醫師處方,不建議自己隨便去買成藥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