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yroid nodule-1920-1080-dr-sirius-chen-Surgeon

有甲狀腺結節怎麼辦?良性結節需要追蹤嗎?

甲狀腺結節非常常見,發現結節時不必過度緊張,擔心一定會癌變。但是有一個大原則就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介入治療」。

比較需要注意的是,許多人一開始雖然有定期追蹤,但是時間久了之後就突然不再按時檢查了。萬一發生癌變時,可能已經是比較後面的期數了,導致後續的治療變得更複雜、風險更高。

聽到「良性」後就不再追蹤,結果病情惡化!


有一位 60 歲的女性,檢查發現有甲狀腺結節約兩公分大,且邊緣有點不規則。雖然穿刺結果為「良性」,但她的甲狀腺增生指數偏高,因此請她務必要三個月回診追蹤。

但她聽到檢查結果是良性,就沒有再回診了。再次見到她已經時隔三年了,是因為淋巴結腫大再次就醫。檢查發現,她的甲狀腺結節已經從兩公分長到三公分,而且淋巴腫大是由乳突癌的淋巴轉移導致,確診甲狀腺癌第三期。

雖然仍然可以手術治療,但相較於早期發現時的手術,風險更高,復發率、肺部或骨頭轉移的機率都也相對提升。

因此,提醒大家,還是要按照醫師的建議定期追蹤,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讓自己落入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延伸閱讀:摸到淋巴結別緊張,但出現這些症狀就要注意!

甲狀腺結節多久需要追蹤一次?


追蹤的頻率會依據結節的特徵、大小、甲狀腺的狀態等來決定,基本建議如下:

風險較低的結節(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

  • 結節邊緣均勻
  • 無鈣化現象
  • 甲狀腺增生指數正常

風險較高的結節(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

  • 結節邊緣不均勻
  • 結節超過兩公分
  • 甲狀腺增生指數高
  • 影響吞嚥或出現壓迫症狀

如果連續兩三次追蹤都穩定,可以和醫師討論追蹤的時間可否放寬一點。然而,每個人的狀況不同,切勿自行延後檢查,建議要與醫師充分討論過後會比較好哦!以免憾事發生。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