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是一個會變動的症狀,嚴重時,會對生活產生嚴重的困擾,容易有腹脹、打嗝、食慾不振等不適症狀,久而久之會影響到身心健康。
什麼是胃下垂?
胃在腹腔內,由好幾條韌帶固定,且需要維持一定的收縮張力。胃下垂是指胃部周遭的肌肉張力不足,神經元退化,導致無法承托胃部的重量,而產生下垂的現象。
胃下垂的好發族群
- 長時間久站者
- 缺乏運動者
- 體質瘦弱者
- 常暴飲暴食者(如:大胃王,也易把胃周邊韌帶撐鬆)
該如何改善胃下垂?
適度運動,如仰臥起坐、伏地挺身、慢跑。有助於讓內臟附近的韌帶與肌肉變強壯,進一步刺激腸胃道神經元,改善胃的收縮與蠕動功能。
有胃下垂的人也要注意,不適合吃大量的高纖維蔬菜唷!
因為胃下垂患者的胃部神經功能較差,吃進的食物不易往前進,這時再吃大量的高纖維食物,胃很難把它攪動、消化掉,反而會使食物都累積在胃內,加重胃下垂的情況。
胃繞道手術能改善胃下垂!?
我常說,這個時代有三大腸胃功能性文明病,包括胃食道逆流、大腸無力症、重度胃下垂。
而患有重度胃下垂的人,常常只要吃一點東西就會吃不下,甚至會噁心、想吐。這類患者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在「裝病」,因為他們常表現出胃很不舒服的樣子,但如果沒有去做功能性的測試,只是做胃鏡檢查,結果可能會顯示是正常的。
一般而言,胃下垂不一定要開刀。有科學實證,有氧運動與適度補充綜合維他命有助於改善症狀。但如果胃下垂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則可以考慮透過手術來改善。
我有一位 40 歲女性患者,長期受到重度胃下垂困擾,胃甚至已經垂到骨盆腔的位置了。她做了三個月到半年的治療,有做運動、吃腸胃蠕動的藥以及補充綜合維他命,但情況都沒有好轉,甚至連喝水都會吐,最終選擇做胃繞道手術來改善胃下垂的問題。
另外是一位 26 歲的女性,身高大約 168 公分,體重卻只有 30 公斤;她因為暴瘦,擔心罹患癌症而來就診。幫她做了一系列的檢查,沒有癌指數,結果一切都正常,但卻發現她有胃下垂的問題。
原來她是一名銷售員,工作需要長時間久站,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經常因為工作忙碌無法正常用餐,常常餓過頭後就暴飲暴食,要麼都不吃,要麼一下子吃很多東西,長期下來導致胃的蠕動功能變差。
我建議她先從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開始,配合有氧運動及補充綜合維他命。經過八個月的努力,體重從 30 公斤增到 35 公斤。但只要工作量一大,她的狀況就容易惡化,體重就又快速掉了兩、三公斤。
由於她進食後,食物容易卡在胃部排不出去,建議她可以考慮透過胃繞道手術,讓吃進的食物經過一點點胃,然後直接進入腸子,改善胃部排空困難的情況。
後來她和家人討論過後,決定要透過手術來解決胃下垂的問題,在胃繞道手術約半年過後,她體重也順利回到較正常的 45 公斤了。
其實,胃繞道手術不僅適用減重治療,遇到這種腸胃功能障礙時,也能幫助病人恢復正常消化功能,改善生活品質。但在是否真的需要手術介入的部分,則需與醫療團隊好好討論喔!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