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會有高血糖,但你知道嗎?糖尿病患者也有可能出現「低血糖」的情況發生哦!
造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主要原因
通常糖尿病患者會發生低血糖與「極端的飲食行為」及「藥物服用不當」有關。
極端的飲食行為
例如患者服用糖尿病降血糖藥物後,因為極端控制飲食或減重,導致藥物降低血糖後,沒有補充該有的營養,而出現低血糖的症狀。
藥物使用不當
許多人發現自己罹患糖尿病後,都知道是跟體重過重有關。因此,除了吃藥治療外,會格外注重養生,開始控制飲食及運動。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是有些病人拿了藥之後長期未回診追蹤病情,他可能已經恢復到輕度糖尿病,卻還一直在吃中度糖尿病的藥量,而造成低血糖的情況發生。
相對的,我在門診也有遇過病人本來是中度糖尿病,結果回診抽血發現變成重度糖尿病。病人跟我說:「我都有吃藥,甚至還有打胰島素耶!為什麼還會變嚴重?」但他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回診了,導致原本的藥物劑量已經跟他的生活習慣、飲食行為搭不上了。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病情還沒有穩定的時候,必須要規律追蹤的原因,醫師會根據你的情況適時地調整藥物的劑量。
常見迷思:糖尿病藥得終身服用?
很多人會有錯誤的迷思,覺得「一旦開始吃糖尿病的藥,就得吃一輩子」。
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大家一定要了解,不管是血壓、血脂還是血糖,尤其在剛發生不久的時候是可逆的。透過飲食、運動與生活方式,有些患者的血糖可以恢復正常,甚至減少藥物劑量。
為什麼要控制糖尿病?
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慢性病,在短期內看似無害,許多人因此會覺得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但它就像是一種緩慢的腐蝕劑,一點一滴的腐蝕你的健康。
所以,如果條件適合的病人,可以考慮做代謝手術。手術能有效地控制病情,甚至可以終身不需要服用藥物。
不過要知道,手術雖然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還是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哦!如果手術後開始菸酒不忌、天天喝手搖飲、吃不健康的食物,那麼糖尿病很快就會再找到你。
血糖的高低變通常與「藥物的劑量」及「自身行為」有關,良好的生活習慣並定期回診追蹤,與醫師商量治療計劃,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