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大視界-打破肥胖迷思】減肥為什麼要做手術?不能靠飲食、運動就好嗎?-減重大視界_官網_podcast-堅哥漸健美-陳榮堅醫師

【減重大視界-打破肥胖迷思】減肥為什麼要做手術?不能靠飲食、運動就好嗎?

大部分的人想要開始減肥時,通常都會先選擇飲食運動,再來才會考慮尋求醫療協助,如內科藥物治療或者減重手術

延伸閱讀:想減重就是要做「極端的運動」嗎?沒時間運動怎麼辦?
延伸閱讀:內科減重——什麼是「GLP-1」?俗稱:瘦瘦筆、消脂針

哪些人需要做減重手術?


有些人會問:我能不能只靠控制飲食,跟做運動來減肥就好?

飲食與運動固然重要,但減重手術一定是減肥的最後選擇嗎?其實不然,有些人的肥胖已經達到病態的程度,這時候就需要減重手術介入幫忙找回健康。

之前有一位病人,體重過重,患有糖尿病高血脂多年,且情況越來越糟,三酸甘油酯高達六千多。儘管服用降血脂的藥,效果也不理想,頂多就降到兩千左右。

後來決定做減重代謝手術,手術隔天在沒吃降血脂藥的情況下,三酸甘油酯就降到 500 左右。一個月後回診檢查,三酸甘油酯已經降到正常值 150 以下,後來也不需要再服用血脂藥了。像他這樣的情況,手術介入是必要的,且在我的減重門診中,類似的病人並不少見。

我們團隊都是以病人為中心,為每一位病患追求最大的「勝算比」,也就是風險最低、療效最好

為什麼要減肥?


有些人會說:就只是胖而已,有那麼嚴重嗎?

我們總是一再強調「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它會悄無聲息地破壞你的健康。國健署指出,台灣十大死因中,多達八項與肥胖相關,所以控制體重不是只為了要好看而已,更是為了健康著想。

但就像面對癌症一樣,發現罹患第一期的胃癌時,應該都會覺得要趕快治療,而不是慢慢地飲食控制。但是儘管大家知道肥胖對身體有害,會帶來許多併發症,卻還是會常常忽略肥胖的嚴重性。

延伸閱讀:過胖會提高心臟衰竭風險!

傷口小、恢復快的減重手術


現在人真的很幸運,以前就算想做減重手術也不見得能做,在 1940-1950 年代左右,想做減重手術就沒那麼容易。當年只能剖腹開刀,試想病患體型很大、油脂很厚,想要看到組織器官需要開很大的傷口,縫合的過程對於組織器官的損傷也很大。

而現在經過時代沿革,手術與麻醉的技術都進步了,即便體重高達 150 公斤,減重代謝手術仍只要打 3-4 個原子筆大小的小洞就能開,傷口恢復快,住院時間又短。

我們希望傳達這些健康的知識,當肥胖已經危害到健康時,能夠更積極地面對肥胖的問題,讓人生回到健康的狀態。

專長:癌症治療相關手術、減重代謝手術、腹部微創手術、乳房手術、甲狀腺手術、疝氣手術。

現任
–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FACS)
–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
– 敏盛綜合醫院經國總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 癌症醫學會暨外科醫學會腫瘤外科專科指導醫師
– 台灣內視鏡外科醫學會專科指導醫師
– 臺北醫學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元智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台灣術後加速康復學會常務理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返回頂端